《重而不重的禮物》
週四晚上門診,我收到一個很特別的禮物,一個用錢也買不到的心意,暖心的像冬天的暖爐,而這暖爐上的黃光,是我擔心的嘮叨叮嚀......
這禮物是兩條編織手鍊,大小雖不合我太細的手腕,編法是兩條彈性繩完美互繞而成,美麗的顏色交織出醫院裡的交響樂,當結繩最後一個結結了又結,伴隨著的是清明連假前的尖叫!
那晚,門診如同往常一樣的一位進來一位出去,「過號47號!」一位中年女性走進來,皺著眉頭,述說著這幾個月手麻多麼困擾她的生活,我再回顧檢查報告:中度腕隧道症候群,自我運動及復健一個月都沒改善。對談中,我感受到她急迫想得到醫治的苦,她說:「我那個同事也來找妳做那個什麼打針,什麼解套的,我也要,我要趕快好。」她說的是以不開刀治療腕隧道症候群的「神經解套術」,我反覆解釋了流程跟注意事項,反覆回答問題,這真的是反覆,每句話大概重複有五遍以上⋯⋯一再的提醒她不要反覆過度使用手部。
「現在可以打嗎?」她說。「要等喔!妳看外面坐著還有20幾個病人都在等李醫師看診,不知道等多久.....」護理師幫忙回答到。
「那我先回家處理事情,一小時半後再回來!」她說,原本她聲音裡的焦急消失,化作嘴角旁的酒窩。
我繼續看診,快尾聲時,算了一算,今日披星戴月已看了114個病人,手起針落,我和門診護理師向疾病南征北討所向披靡,依舊不感覺疲憊。
醫院廣播唱著晚曲時,那位女性病人辦事回來,手上拿著兩條幸運結繩,她說:「這是我剛剛做的,李醫師給你,我想既然要等,我趁這個時間回家做給你,你放心,我這個已經做了上千條了!是我興趣,我每天都做很多條,要給我喜歡的朋友作為祝福。」
我很感動,但更多的是心疼,心又有點悶悶的,我說:「謝謝很漂亮,可是你做了上千條,這就是導致你會得到這個病的原因啊!而且我剛剛不是講了五遍說要減少手部重複使用嗎?我不敢收下,我不能讓你的手更嚴重。」
你來我往,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們在打太極拳裡的推手,推推拉拉間,兩條結繩最終還是緊緊圈住我的手腕。同時我拿起針,在超音波下對準她那發炎的神經,「忍耐一下喔!我先打麻藥,很快就不痛了」
「啊!怎麼打麻藥也好痛?啊!啊......」即便隔著門診厚重的門,依然聽到一聲聲尖叫聲。
「謝謝妳的幸運結繩,但我還是建議再建議少做一點,一定要讓手休息,知道嗎?趁這幾天連假讓手好好休息....」一邊推藥,把手腕的神經剝離解套,我嘴裡還不斷碎念著,此時我比任何父母都還嘮叨......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在診間,我希望受傷生病的人適當休息、改變生活習慣,希望他們能運動,有些人能配合,更多人確無可奈何。
醫療上還是很多未解之謎,大部分我覺得自己能力還很不夠,不夠把病人完全治療好,所以不停止的進修學習,放下驕傲,理解體諒,溫柔耳提面命。
這份禮物很輕,但份量跟代價很重.....
#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